户外一起走

标题: 探讨溯溪过程中常见的团队协作方式 [打印本页]

作者: 人神合一    时间: 2011-6-30 10:20
标题: 探讨溯溪过程中常见的团队协作方式
本帖最后由 人神合一 于 2011-6-30 10:22 编辑

就个人体验而言,溯溪活动比低海拔登山更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通过发挥团队精神,去完成艰难的攀登,对于溯行者是一种考验,同时又得到一种信任和满足,一种克服困难后的自信与成就感。这里,根据本人去年参加的溯溪活动,粗浅的介绍几个同伴间协作的方式,不足的地方请补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在溯溪过程中,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是拉拽,正确做法是互相抓住对方的手腕(如图示),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下方再有一队员进行双重保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方的人员要学会借力,而不是把身体的重量都寄托在上方的手上,特别是脚要发力(很多人在这里有误区,认为向上攀爬主要是靠上肢力量),发力的时候上下要互相沟通,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同时发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下方的人员体重较大,上方的人员有条件的情况下当然最好是绳索做好自我确保,但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在上方的人员后面再站一个到两个人,按住前面人员的肩部,做到双重确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重量型选手就只能这样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一般来说,走溯溪的过程中需要放绳的地方,地势相对陡峭,同伴在通过绳子攀登的过程中,下方的队员要注意观察攀登队员的情况,这一是对同伴的一种保护,第二也可以从同伴的攀登过程中,为自己攀登时找出最佳线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去过攀岩的童靴都应该有一个体会(指菜鸟),经常会找不到落脚点或手的抓点,在溯溪中也会有很多这样的攀爬。因此,在攀登者上方的队员,可以根据之前攀爬的经验,在下方的队员,可以通过对攀登者所处位置周围岩壁的观察,指导攀登者通过难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几点是从个人活动经历中总结出来,难免带有很多局限性,将就的看看吧。(想到啥再补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足球运动为啥是当今世界第一运动?因为它讲究的团体协作!溯溪运动也一样,没有什么比通过团体合作的方式去亲近一条溪谷更让人心动!希望大家都能从溯溪活动体会到乐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附:

            这种团队配合的前提必须是团队队员之间非常熟悉和默契,就我个人体会来说,无论上方和下方的保护都只是给我借力,我必须自己判断这个地方我有没有把握。有一次,我挂在一个岩壁上(我自己判断我没有把握自行上去),上方保护者是第一次同行,他没有给我保护(或者说当时他只能自保,说实话,我也不信任第一次同行者的保护),而下方的保护者在保护当时团队中最弱的那一个,幸好当时的某GG是我熟悉的,能力很强,正好绕过我上去了。我大喊他,快拽我。上方保护者才和他一起将我拽上去,我的脚上没有踩到任何脚点,重心完全失去了。当时的想法就是听天由命。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怀念曾经一起同行过的朋友。我信任他们,他们也知道我真正的实力和弱点。可是第一次同行者不知道,他们可能以为我很强。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大家都爱玩小圈子的缘故,知己知彼啊。


      1.熟悉队员之间配合肯定会更默契,但我上面所涉及到的几种动作,其实都是最基础的,普通人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掌握,重要的还是协作的意识。
    2.说到信任的问题,同行过的队员之间肯定更容易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因此有一定难度的活动,领队一般会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新加入的队员在活动开始之前除了对活动难度和自身能力要有客观的判断,同时也应该对领队和同行队员通过对其之前参与的活动进行一定的了解,在活动的初始阶段加强沟通,尽快的融入团队中去,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3.作为一个队伍中老队员,要多观察多询问新队员的状态;作为新队员,则要多沟通,及时的说出自己状态和遇到的困难(因为不好意思,或者有逞强的心态,不能及时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反映给领队或同伴,就有可能造成领队对队员状态的误判)
    4.小圈子的问题讨论了很多,我只能说存在即合理,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活动的安全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但任何小圈子毕竟还是需要新鲜血液,否则圈子会越玩越小,最后走向死圈。这也是为什么成立溪涧活动版块的原因之一,你可以把溪涧活动版看成是一个大的小圈子,希望你在里面找到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去体验溯溪活动的乐趣!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