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起走
标题: 西行漫记 穿行大漠戈壁柴达木盆地 (3) [打印本页]
作者: 新晨 时间: 2013-8-29 17:20
标题: 西行漫记 穿行大漠戈壁柴达木盆地 (3)
本帖最后由 新晨 于 2013-8-29 17:20 编辑
我们从青海湖翻过海拔3817米橡皮山,就已经是柴达木盆地的边缘了,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第二大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柴达木地处西北干旱区,降雨稀少,呈现出一派荒漠景观。
3号下午2点从盐湖出来,过了盐湖是一片浩瀚的沙漠与戈壁,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很大的冲击,而天边一列长长的山脉,却阻断了视野,山把这大漠给包围了,这就是盆地给人的最直观的一种认识。
此时的戈壁滩,强烈刺目的日照,我坐在车子前面,晒的人很难受,路上车子不多,路上似乎只有我们这一辆车,在茫茫戈壁中穿行,天上的云在流动,间或会有一道阳光洒向大地,我们一路向西,一路追赶着太阳走。
戈壁中的路也是一道景观,路面不宽,但路况很好,苍茫的旷野中路在无限延伸着,路就像一条直线,路的尽头就是视觉的消失点。走在茫茫大漠里丧失了对距离与时间的判断。
[attach]19851[/attach][attach]19873[/attach]
这是第一次长时间近距离见到柴达木盆地的大漠,茫茫黄沙无边无际,沙丘戈壁连绵不绝,这种荒凉与苍莽让人在这里显得那样渺小,而自然在这里显示出他的博大与威严。心中不免有些哀伤和苍凉的感觉,如此恶劣的环境,人在这里生存是很困难的,一起来的其他三个人昨天高反都比我严重,鼻子都出血,精神状态也不是太好,但这里的景色还是带给了我们视觉的震憾,一种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什么景致都觉得新奇。这苍凉、这博大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吗?一种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崇拜,让我们无限感叹。尽情感受着这别样的苍凉之美!
邢师傅是一个很不错的司机兼导游,车技优秀,不厌其烦的给我们介绍风景,时不时也拿着手机忙里偷闲的拍着路上的风景。让我们一路不寂寞。
在戈壁中行驶了二个小时,四点到达315国道国道公路旁的嘎湖,意思是一个很小的湖,稍做休息。
[attach]19901[/attach][attach]19884[/attach]
在戈壁中行驶了一个小时,见到路边的指示牌:可鲁克湖区。
我们的车顺着指示牌左拐,进去了通往湖区的道路。可鲁克湖,柴达木盆地中怀头他拉草原上的恬静的湖泊,与它相连的,还有另一个湖泊,名叫托索湖。这一大一小两个湖泊、相生相连,但却一淡一咸、充满玄妙。
可鲁克,在蒙古语中是“水草丰美的地方”的意思,也就是水草茂美的地方。平静的湖面,幽幽的湖水被微风吹动着,偶尔掀起一层涟漪,浅水区的芦苇密生密长,连在一道微微摇动着。可鲁克湖面积5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
托索,也是蒙古语,意思是“酥油”。托索湖要比可鲁克湖大出许多去,面积是克鲁克的三倍,两湖之间由一条小河相连,可鲁克湖的淡水向托素湖中灌输,维持着托素湖的水量,但是淡水一到“托素湖”就变成了咸水,可以说是可鲁克湖养护了托素湖,因此当地人又叫这两座湖为 “情人湖”、 “姊妹湖”。
[attach]19853[/attach][attach]19854[/attach][attach]19855[/attach][attach]19858[/attach][attach]19859[/attach][attach]19860[/attach]
离开可鲁克湖区,我们重新驶上315国道,在戈壁中穿行。5:40到达德令哈,原计划住这里,为了减少明天的行程,需要赶路,没有进城去停留。
听邢师傅说,柴达木盆地虽然荒凉,但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聚宝盆”。路边有些地方可看见探矿的井架。柴达木地貌独特,那些土质疏松的丘陵,被狂风暴雨冲切成一道道深沟。顽强的生命只要有一点点水让它们滋润一下,它们就会给大地无限生机。在荒无人烟的大漠,遇上牧民骑骆驼牧羊。大漠中有了人就成了一道风景。
[attach]19880[/attach][attach]19877[/attach][attach]19876[/attach]
下午7点,外面依然阳光灿烂,我们到达柴达木盆地的重要枢纽——大柴旦。这是一个两万余人聚居的小城镇,汇集了汉、藏、回与蒙古族,大柴旦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大盐湖”。 大柴旦,是柴达木盆地最早开发的地区,路两旁还依稀可见遗存的各个时期的工业基地的痕迹,听说也是一个军事要地。
大柴旦镇背靠柴达木山面对大柴旦湖,是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重要的小镇。大柴旦1960年曾设大柴旦市,1964年撤市设镇,1992年设大柴旦行委。也不明白什么叫行委?其实这里叫一个镇更合适,房屋沿着公路两旁而建,街区很小,建筑也不多,但在柴达木盆地的大漠里这是一片难得的绿洲了。315国道(青新公路)与215国道(敦格公路)交汇,在西北亦算交通枢纽了。现在大柴旦又兴起了一股新的开发热湖,路旁打出了“重振大柴旦昔日的辉煌”的口号。
我们在大柴旦停留住宿。
晚上莫名其妙的停电,好在一路辛苦,很快就进入梦乡。
[attach]19870[/attach][attach]19872[/attach]
4日早晨,阳光依然迷人,躲在我们车子的后面。今天,我们将走过这次行程中很有意义的一段路:穿过柴达木盆,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阿尔金山,走出青海,踏入甘肃,走上河西走廊的西始端。
我们把车子停在公路边,去看大柴旦湖。只看见了湖的一角,远远的雪山就是绿梁山(海拔4110米)。柴达木山,也座落在大柴旦湖旁。山脚下的小镇就因湖而得名。一道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雄伟奇峻连绵不断的山脉下,一片蔚蓝的湖水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像冰清玉洁的仙女,美丽得真是让人惊叹!那水的蓝,只要看一眼,就让人灵魂出窍。而近处的戈壁与她更是一个艳明的对照。
[attach]19878[/attach]
[attach]19875[/attach]
车子一直没有开空调,迎着风继续向西。
我们已经快要离开柴达木,青甘两省也交界于此。驶出柴达木,仍是笔直往前的道路,邢师傅说,这里已经开始走上坡路了,看上去路是平坦的,但油门却不一定能使上劲儿。这也就是说,我们开始进入阿尔金山的地界了......阿尔金山,是柴达木与塔里木两大盆地的界山,“有柏树的山”是它在蒙语中的含义。它从新疆的东南部一路伸出,绵延于青甘两省的界上,东端又与祁连山脉连接,而它与祁连山脉之间的山口,便是我们要翻越的当金山口了
过中国最荒凉的地带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这里天空和大地在目光的最尽头相聚,万籁俱寂,任凭干风吹拂,看天空寥廓,想起大城市那鳞次栉比的高楼、摩肩接踵的人群、长流不息的车流,与这儿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仿佛来到外星球。
这里是河西走廊的西起端,海拔5000米以上孕育着现代冰川,我们在出发之前就已憧憬着,希望能在翻越当金山口的时候见到巍峨雪山。邢师傅驾驶着车子驶入盘山路。随着渐渐深入山路、海拔渐升,云层开始散开,海拔接近四千,没有喧嚣、甚而少有人烟,紫色的狼毒花在岩崖石缝中盛放。素白的山巅忽隐忽现地在我们的视线中跳跃。云、天、空气、雪山之巅、戈壁、群山......一切最自然、最朴素的景色扑面而来,任何溢美之词都显多余。
翻越过当金山口,我们就成功穿过了柴达木盆地,而出了当金山口,我们又进入了茫茫的甘肃的肃北大戈壁。路面明显比青海的差多了,但比想象的要好多了。
[attach]19882[/attach][attach]19891[/attach][attach]19892[/attach][attach]19890[/attach][attach]19888[/attach][attach]19886[/attach][attach]19885[/attach][attach]19883[/attach][attach]19894[/attach][attach]19896[/attach]
到了阿尔金山脚下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路平坦多了,阿克塞到敦煌只有70公里了。12点我们在阿克塞县城吃午餐。
[attach]19897[/attach][attach]19898[/attach][attach]19899[/attach] 出阿克塞县城后,不远有一片沙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没有直接去敦煌,而是到玉门关,然后去雅丹魔鬼城。
从魔鬼城出来以后,原路返回,车在大漠中行驶,漫漫黄沙从车窗边溜过,傍晚时分我们顺利到达了大漠绿洲敦煌。而我的心还在回味着这令人难忘的大漠之行。
作者: 影儿 时间: 2013-8-30 22:10
网络太慢,只看见文字,看不见照片,急得要抓狂~~~~~~~~~
作者: 新晨 时间: 2013-8-31 20:06
谢谢你的关注,要不你到我QQ空间看,可能要快些,4551909
作者: 海阔天空 时间: 2013-9-1 10:05
视觉上跟随新晨西游,感觉很棒!!!~~~~~~~~~~~·~~·~······~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