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起走

标题: 走过生死墨脱路 穿越中国第一线(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想通    时间: 2013-11-19 13:13
标题: 走过生死墨脱路 穿越中国第一线(一)
本帖最后由 想通 于 2013-11-20 22:08 编辑

走过生死墨脱路 穿越中国第一线
想通
      衡阳户外冲锋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兴趣相投,性格接近,体能相当,户外活动总喜欢来点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活动。每年都有一、二次强度大的活动。不是么!湖北神龙架无人区,江西武功山到明月,山西南太行,全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首的墨脱等穿越,他们都一次次地走过来了。这群人的组织者和活动策划者就是冲锋队的老队员华华、平平等。我则是每次活动的当然队员。
    考虑到第一穿越线的极大诱惑和队员的年龄原因,我们把已经策划好的云南到四川的线路暂时搁置,改走墨脱穿越,所有队员达成了共识,时间就定在925号。
9月25日  集结与送行
      下午一点半,12位队员准时到达火车站广场樟树下集结。冲锋队长带领的送行队伍已经先在那里等候了,伯乐的相机在不停地工作着,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照片。长线活动出行,冲锋队长亲自送行和接站已经是他的例规,实在抽不开身也会委托其他人员来送行,让人感到特别温馨和亲切。一切热爱户外活动的朋友们,来冲锋队吧,这里是你理想的户外活动场所。
[attach]23709[/attach][attach]23710[/attach][attach]23712[/attach][attach]23711[/attach][attach]23718[/attach]

9月25-27日  枯燥的火车旅程
        13点56分,我们登上去长沙的火车,两个小时车程很快过去。吃过晚饭后,新晨、东东、珊瑚三人留下乘坐第二天的飞机。我们九人7点20分登上深圳去拉萨的火车(这一趟车在衡阳不停站,沿途只在省会站停靠),漫长的火车行程考验我们来了。我们找好铺位后,与周围的旅客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从交谈中发现,这一趟车上有很多人都是去西藏的珠峰、墨脱进行户外的。其中一个小伙子作为一个户外俱乐部的领队,这次已经是第六次去墨脱了,在他看来,穿越墨脱如履平地,没有什么可怕的。通过交流,让我们的心理轻松了许多。进入深夜,伴着“咣啷”“咣啷”的撞击声,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早起,无聊的一天开始了,只有靠特色娱乐方式来打发(你明白吗?)。天黑时到格尔木,换乘带有供氧口的火车。熬过黑夜,天亮时过唐古拉山口,这里已经是雪域高原,人烟难觅,偶有草地,不见藏羚。远处是白皑皑的雪山,近处是光秃秃的石山,给我们南国人一种沉重而异乎寻常的感觉,唯有窗外一晃而过的雪山和火车咣啷声才让我们回到现实世界中。下午七点半,终于到达拉萨。乘飞机先期到达的新晨、东东、珊瑚已经接站,带领我们到达位于布达拉宫附近的客栈。在此特别感谢他们为我们所提供的热情服务。
[attach]23713[/attach]
9月28-29日  四季风光一张画  精品城市数拉萨
      为了适应高原环境,也为了看看西藏,领队安排大家进行了两天适应性活动,一是去高原天池纳木措湖观光,二是参观市内建筑。28日早晨,包乘商务车沿青藏线进发,在中途的念青唐古拉、那根那垭口、和天湖的观景台作了三次短暂停留,让我们观景和拍照,留下了很多令人神往的照片。念青唐古拉处的雪山、草原、经幡与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的纪念碑是自然和人造景观组合的一张美丽画卷。在海拔5095米的那根那垭口上我们第一次和雪零距离接触,这让我们兴奋不已,期间没有一个队员有高原反应,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特别交代一句:车子进入当雄县的纳木措景区大门前,司机停车把绿洲和珊瑚两人藏到了车的尾箱里,逃过了检查,目的是节约两人的门票费用,过了检查站才让他们重新回到座位上。下午两点到达天湖的中心观光区,一幅美丽的四季自然画卷跃入我们的眼帘。冬天的白雪、秋天的金黄草甸、夏天的毒辣太阳和湛蓝的湖水、春天的小花、裸露的石头、飘动的经幡、悠然的牛群等最美丽的元素和异域标志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张天然画卷。让所有人都迷住了。我们赶紧拿出相机,把自己定格在这美丽的图画中。
[attach]23714[/attach][attach]23715[/attach][attach]23716[/attach][attach]23717[/attach]
        29日在拉萨市内活动。一队人参观布达拉宫,一队人浏览市区。我们组六人选择了游玩市区景点。拉萨是一个建在峡谷中的城市,相对于南方省级城市来说是小了点,现代化气息也不是很浓,但给人的感觉非常好,犹如一个浓缩的城市精品。整洁、干净、生态环保是我们第一感觉。现代建筑与古老的藏式建筑有机融合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我感觉最深的倒是藏区的省会无藏人,做生意的、游览的、各个政府机关出入的,都是与我们面孔相同、说着同一种语言的汉族人,也许若干年后,拉萨是藏族的省会就有点名不副实了。我们浏览了四个景点:布达拉宫广场、博物馆、大昭寺、八廓街。布达拉宫是建在城市中心山峰上的一个大气宏伟寺庙,依山梯级而建,天衣无缝地把山体和藏式建筑融为一体,它曾是西藏的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现为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藏民心中的天安门。一睹布达拉宫,我们大饱眼福。博物馆陈列的是西藏的历史文化,我们知之不多,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但是毛泽东主席写给藏族首领当时的达赖的亲笔信以及相互的赠品,我特别驻足观看了。我不敢妄议伟人,但我感觉伟人也是凡人,也有人情世故和礼尚往来,这是人性的真面目,这一来一往感情就出来了,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大昭寺是现代藏民朝圣的地方,除了比一般的寺庙大了点之外,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它却经历上千年的时间轮回,它也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圣殿堂,哪怕花上几年的时间和无数的金钱,不远万里,一步一拜,来到此地朝圣一次,也算了却一生的一大心愿,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八廓街是一条专卖藏品的小街,我们对此不感兴趣,匆匆走过就打道回府了。[attach]23702[/attach][attach]23703[/attach][attach]23704[/attach][attach]23705[/attach][attach]23706[/attach][attach]23707[/attach][attach]23708[/attach]

                                                           9月30日  山这边  山那边  四季一线连
      早上7点,坐上先天新晨等联系好的中巴车,沿川藏线向林芝地区的八一镇进发。400多公里的路程,400多公里的画廊。一天走过了春、夏、秋、冬。沿拉萨河一路向南,海拔在升高,山顶的雪、山腰的雾、田野的牛群、金黄的树木呈现在眼前,秋的气息更加浓烈,不得不让我们停车欣赏。雪厚了,遍目银装,天空中下起细小的飞雪,严冬就在眼前,海拔最高的多拉山口到了,它是拉萨和林芝的分水岭。我们不顾寒冷和高原反应,来回奔跑,选择最佳的角度,摆出最酷的姿势,以蓝天白云为背景,让多拉山的标志作依托,把白雪大地当基础,定格美好的一瞬间。前面是尼洋河流域,由此进入林芝地区。春、夏的天气浓烈起来。向前走,海拔在降低,雪在消融,河水逐渐咆哮起来,山上的树木在增多,绿色慢慢变成主色调。路边也多了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让人感觉似乎进入了春天,人的精神也好多了,宜居的地方也多起来了,窗外不时有藏式民房掠过,这一条线已经建成尼洋河风光带,沿途有很多景点,如中流砥柱等。更有意思的是河两边的山上会呈现不同的景象,一边是高大但已经泛黄的茂密的乔木,一边是低矮常青的稀疏的灌木,中间是流淌的河,这么近距离上出现这种奇观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也不明就理,开车的师傅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疙瘩,两个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一是山的南面阳光充足,北面阳光不足,二是从海洋过来的水汽北上到南面,北面水气不足,所以南面更适合树木的生长,北面则差矣。下午2点,峡谷变宽了,地势稍平坦了些,一个县城出现了,工布江达县城就建在这悠长的峡谷中。县城少得相当于我们一个乡镇那么大,这也是这边县城的特点,一个县的总人口就一万左右,能建出更大的县城么!县城还算漂亮,可能得益于是原国家领导人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乡吧。吃过中饭上路,路过阿沛·阿旺晋美的故居,没有下车参观,但增加去另一个堰塞湖巴松措观光的项目。这一去真是冤,多出了600元包车费不说,每人还得掏165元的门票费和景点车费。而看到的就是一个山顶观景台和一个湖中小岛。参观来回也就个把钟头。倒是湖中小岛上的庙宇台阶边放置的两个木质人体男女模型让人有所记忆,我们感觉在庄严的庙宇边放上这样的模型有点玷污庙宇,而讲解员的解释是:“它是人体生殖文化与寺院文化的有机结合。”这让我们啼笑皆非。带着被宰割一样的心情沮丧地离开这名不副实的4A级景区,晚上八点到达林芝地区所在地八一镇。
[attach]23724[/attach][attach]23725[/attach][attach]23726[/attach][attach]23727[/attach][attach]23728[/attach][attach]23729[/attach][attach]23730[/attach][attach]23731[/attach][attach]23732[/attach]

10月1-2日 鲁朗林海松涛静 南迦巴瓦露峥嵘
  去徒步的起点米林县派镇的班车是下午3点钟,为了不浪费时间,领队决定,先去附近的鲁朗林海一游。早上我们分乘2台商务车沿318线出发了,边走边停边照相走了两个多钟头,到达林海边缘,因马路在林区中通过,也为了省60元门票,我们就在马路上感受林海了。林海大得很,据说在亚洲是排第一的。一眼望去,满目葱郁,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同样的大小,同样的高度,同样的间距,同样的挺拔,同样的颜色,煞是好看。他们一定是生长在同一个时期,承栽着同样的年轮,每一棵树就是一段历史。他们就象守山的卫士,相互依偎、相互成长,连成片、漫满坡、坡坡相接、山山相连,成为林海。我们从没见过这样大的林海。也许我们来的时候不对,联想到如果再晚一些,山风吹过,掀起阵阵松涛,一浪接着一浪,哪将是怎样壮观的场面啊。让我有所感悟的是:这片林海还能留到现在,这真是一个奇迹,经济时代一切都遭人为破坏了,这片林海仍然顽强地存在,真是这片林海的福气,更是我们这些人的眼福。我也想象,这里应是另一番景色: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装满木材,源源不断地向外运,换来白花花的银子,留下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回到现实,时间不能久留。原路返回八一镇,乘上到派镇的班车。沿雅鲁藏布江边蛇行,下午7点终于到达江边小镇派镇。办好穿越手续和门票。找到我们的客栈-兄弟客栈,在露天阳台上美美地享用着老板何姐免费提供的新鲜核桃,数着天上的星星,听着江声和虫鸣,全身得到彻底的放松。
[attach]23738[/attach][attach]23739[/attach][attach]23740[/attach][attach]23741[/attach][attach]23742[/attach][attach]23743[/attach]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3-11-19 15:19
{:86:}{:86:}{:87:}{:87:}{:87:}
作者: 冲锋队长    时间: 2013-11-20 06:55
太好了,请继续。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1-22 22:58
其他风格,与我比。尽管我已经与他人或一般网友网络不同了。


猛士加勇士,学习了。      路上就是喝水与洗澡洗衣也是个大问题哟。佩服。领教了。
作者: 蓝色雨    时间: 2013-12-15 18:32
................
作者: 红星照耀    时间: 2014-1-16 16:35
{:87:
作者: 雨驮    时间: 2014-2-27 20:57
谢谢.文笔很详细.让我借片饱了眼福!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