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起走

标题: “千年矿都”宝山美 [打印本页]

作者: 喜悦有涵养    时间: 2013-12-16 23:27
标题: “千年矿都”宝山美
本帖最后由 喜悦有涵养 于 2014-5-31 21:58 编辑

[attach]25253[/attach]
    当户外运动己成为一种爱好,那么,利用节殷日、休息日经常到外面去走走看看,就成了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们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祁东四明山爬山回来后不久,驴友“股票”就在QQ里又向我发出了去郴州桂阳县的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游览的邀请。
    11月30日早上的6.15时,深秋的早上,天还蒙蒙亮,空气中还带着寒冷,同住在一个生活小区的“股票”一家四口、“华仔多情”、“霜霜”、龙海夫人、我(喜悦有涵养),一行八人在小区门口集合,坐公交车赶往位于蒸湘北路莲湖广场旁的乘车地点
[attach]25254[/attach]        
    7.50时,我们去桂阳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游览44名驴友(包括5名小孩),乘坐的旅游大巴驶出了城市,从衡阳西“蒸湘”高速路口驶上了京株高速复线,向郴州桂阳方向开去。
    由于乘坐的大巴车话筒出现故障,这次旅行途中没有像以往驴友出行时那样在车内开展娱乐活动。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在车上闲聊,议论起了我们这次行的目的地----桂阳宝山国家矿山公园。
    桂阳的别称叫“蓉城”,史称“楚南名区”、“汉初古郡”,是“有色金属之乡”郴州市辖下的一个县。这里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交通方便,是久富盛名的“八宝之地”。从汉朝设郡至今,历经两千多年历史,而桂阳的名称不变,治所不移,堪称中华郡县“活化石”。桂阳县城因宝山采矿业的发展而兴盛,带动了人口的聚集和流通的繁荣,享有“千年矿都”的美誉 。汉初朝廷在这里置“金官”,唐朝设“监”,均为专理矿冶铸钱的县级行政机构;北宋“桂阳监”升为全国唯一的州级矿冶“特别行政区”;唐朝标注“桂”字的钱币流通全国,五代时期刻有“桂阳监”铭文的银锭走向世界。
    宝山矿位于桂阳县城西南郊一公里处的宝岭,古称“大凑山”。这里富含铜、铁、铅、锌、银、钼、铋、钨、硫等40多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从汉朝起至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开采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1966年10月,在这里成立了“湖南宝山铜矿”(属国大二企业)。1974年投产,主要露天开采铜、钼矿床;1995年,露采转坑采,铅锌银与单铜矿并存,更名为“湖南宝山铅锌银矿”。由于现代采矿、选矿技术的广泛运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开采,主要矿产资源先后枯竭,资源优势减弱,各种矛盾加剧。从1993年开始,宝山矿开始亏损;2006年5月,宝山矿进入政策性关闭破产程序;2007年9月,宝山矿通过改制重组为“湖南宝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attach]25247[/attach]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在“流峰”高速路口下高速后,穿过桂阳县城,进入了宝山矿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宝山有色矿业”的办公大楼。2008年,重组后宝山矿业决心通过拓展型模式使企业,既在继续挖掘资源潜力发展矿业的同时,另外利用废弃和生产遗,以及当地人文资源,建设新型矿山公园,大力发展旅游业。并成功申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又被批准为湖南首家国家矿山公园,填补了湖南省工矿旅游的一项空白。
[attach]25248[/attach]
    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占地面积7.8万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1.48平方公里。于2010年9月建成开园,计划总投资4.8亿元。开发建设“一心七区”。“游客接待中心”、“矿山风情园”、“选冶工艺参观区”、“井下探秘区”、“露采场景区”、“矿冶博物园”、“子龙训练营”和“古郡观景台(烹采园)”。是以古代采矿遗址、现代采矿遗址为核心景观,挖掘矿冶历史文化底蕴,带领游客游十里巷道、赏百处奇景、品千年历史、寻万般宝藏。旨在通过奇妙的矿洞之旅,体捡桂阳丰厚的矿冶历史。
[attach]25249[/attach]
      下车后,在游客服务中心稍事休息购买进园门票(散客门票费180元,团体门票有较大优惠)。然后游客以24人为一批,分批次上二楼在准备区等候,观看视频介绍,一边听取随队导游讲解游览安全知识和佩带下井时的安全帽。
[attach]25250[/attach]
    “井下探秘区”是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最主要的参观游览区。它采用声光效果,带领游客穿越时空遂道,走进华厦古老的矿治历史,探索远古奥秘,亲历惊险刺激,聆听人类进步的铿锵步伐。是互动休闲娱乐,地矿科普教育,领略矿都风采,感受宝山神韵的良好去处。
[attach]25251[/attach]
    在井下景区检票口经过电子验票后,走过一段长长的隧道,来到了,游客们活和工作,从的游客是那
[attach]25252[/attach]
我们生活小区的五位驴友在“井下景区”的洞口前合影。

[attach]25255[/attach]
    井下景区入口乘坐小火车约20分钟,来到了井下的2号月台。享受了昔日矿工们乘坐小火车上下班的同等待遇,同行的游客很高兴。井下巷道内灯火通明,五颜六色的萤光灯把巷道装扮的犹如黑夜里城市闪烁的街道。洞里的通风、卫生条件也很好,还有休息处、洗手处、卫生间,可见公园管理方为游客考虑的周到细致。  
        


作者: 喜悦有涵养    时间: 2013-12-17 13:19
[attach]25238[/attach]
遗迹
[attach]25239[/attach]

式----护。              井下
[attach]25240[/attach]

现代采矿支护方式----预制砖支护。
    预制砖支护是模似了赵州桥施工原理,拱顶预制砼砖在承力时互相挤压,从而达到支护的目的。


[attach]25241[/attach]

现代采矿支护方式----喷浆支护。
    喷浆支护是用喷浆机将混凝土喷射在干净新鲜的岩面上,混凝土将填充岩石的裂缝,跟原岩石凝结在一
起承力,从而达到稳固巷道的目的。
[attach]25246[/attach]

现代采矿支护方式----U型钢支护。
    U型钢因其横截面很像英文字母U字而得名,其特点是易安装,维修量小,断面利用率和支架回收率高。
[attach]25242[/attach]

宝山矿早期的开矿凿岩工具是铁锤、钢纤等手工工具,六十年代末期开始使用气动凿岩机(风钻)。这种凿岩机,适用于水平和倾斜炮孔,作业时,钢钎刃在冲击力作用下切入岩石,形成沟槽,旋转后再冲击,同时用水将岩粉排除,形成炮孔。
[attach]25243[/attach]

这是气动凿岩机使用的配件和工具。
[attach]25237[/attach]

便  
[attach]25245[/attach]
井下探矿,是在井下巷道内实施坑探,坑内直钻,水平钻。主要是调查一个地区的矿藏,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寻找有开采价值的矿床。
[attach]25244[/attach]

KD--100型风压钻机,是用于矿山坑内地质勘探和工程钻孔施工,倾角钻孔的钻机。该钻机是宝山矿业井下开采以来第一批地质勘探设备,使用时间长达30多年。

作者: 喜悦有涵养    时间: 2013-12-17 13:44
本帖最后由 喜悦有涵养 于 2013-12-17 13:45 编辑

[attach]25261[/attach]
宝山矿业是大型斑岩黄铜矿,伴生辉钼矿、辉铋矿、铅铋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以及金、银等稀贵金属矿。当游客在井下的石壁上和产品展示中看见这些五彩斑斓的矿脉、矿石时,瞬间就能把那些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历程一下子浓缩在眼前,让人忘记了岁月。
[attach]25260[/attach]

我站在这些五颜六色的矿脉岩石前,眼前仿佛看到2.5亿年前尚在海水之下的宝山矿区,随着地壳上升,海水渐退,地壳发生断裂,深部的花岗岩浆沿断裂带向浅部侵入,与石灰岩接触的同时,冷凝中的岩浆渐渐的析出了水分,带走了岩体中的成矿物资,形成了岩浆热液。随着岩浆热液冷却成矿金属元素,开始结晶成为矿产,而后又经过数亿年长久的地质演化与岩浆的千锤百炼,终于形成了这些珍贵的宝藏。

[attach]25258[/attach]

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状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的时间。
   在石灰岩石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些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溢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固化),由上而下遂渐增长而成石钟乳。
[attach]25266[/attach]

游客们穿行在井下由人工仿制而成的巨大的石钟乳林中。
[attach]25259[/attach]

这是八十年代初期井下生产作业后留下的巨大的采空区遗址。
[attach]25262[/attach]

这是七十年代的井下巷道遗址。
[attach]25263[/attach]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遗留下来的采场。其生产工具主要采用老三样:气腿子(风钻)、耙子、装岩机。其采矿工艺流程是:先用钻机打眼、装炸药放炮,矿石崩落下来以后,用电耙把落矿耙至装岩机附近,再用装岩机把矿石装入矿车,最后用矿车把矿石运至选矿厂进行破碎、再选矿。
[attach]25264[/attach]

游客们在运矿电车前合影,感受采矿工人艰辛的岁月。
[attach]25265[/attach]

宝山古代采矿场景展示。
[attach]25256[/attach]

宝山的采矿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当时采用的是“火爆法”。古人利用岩石热涨冷缩的特性,用燃烧的柴、草等,将脉岩表面烘烤至灼热,然后向岩石泼冷水,使之骤冷产生崩裂,再用铁缶、铁杵等工具沿裂缝撬下矿块,将矿石装进竹筐运出洞外,放入铁炉内冶炼。

作者: 喜悦有涵养    时间: 2013-12-17 14:16
本帖最后由 喜悦有涵养 于 2013-12-17 14:19 编辑

[attach]25274[/attach]
宝山首先开采的是铁矿,而后采银、铜、铝等,它在中国古代矿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炎帝神龙氏用宝山炼的铁,发明了天下第一农具“耒耜”。〔就是在木犁前加了铁铧(铁尖)的农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华夏民族从此结束了渔猎生活,而向农耕文化转变。造纸术发明人蔡伦,用宝山冶炼的钢铁,铸造出天下第一剑“尚方宝剑”。
[attach]25276[/attach]

隋唐时期,国力达到空前强盛。由于宝山产铜,唐代在桂阳开设铸造铜钱厂,铸有“开元通宝”、“威通元宝”,并在背面加上桂字。
    隋唐时期金银器的空前发展,给矿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了推动力。宝山盛行铸铜佛像、铜香炉、铜镜、打造白银器具和首饰。并且风靡以后各朝代,形成了独特的冶铸文化。
[attach]25268[/attach]

这是宝山矿数百年前的古人采矿时的“古窿洞”遗址
[attach]25269[/attach]

这是宝山矿宋朝、元朝时井下巷道支护展示。
[attach]25270[/attach]

宋元时期,宝山采矿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技术上己相当娴熟。在巷道支护中主要是用木支护,将树木以榫卯方式,形成上小下大的梯形,再用木板或柴草撑面背顶,多用于巷道内不稳定地层的支护。
[attach]25271[/attach]

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在巷道内探寻宝藏(用进门磁卡在各个藏宝盒内寻宝,得到20分以上的,一枚“桂”字铜钱币。当然,最终绝大多数游客都没能得到奖品,只是博得一乐罢了。)
[attach]25267[/attach]

跟随导游,在迷宫般犬牙交错的井下巷道一路行走,来到了地下休息厅。厅内装修的原始古朴,洞壁上装着巨大的屏幕,游客们带上特制的眼镜,观看形象逼真的3D电影。电影再次展示了宝山从古到今的采矿历史,带领游客又一次穿越时空,回味宝山历经千年所积绽的厚重的矿冶文明。大厅内还播放着桂阳籍知名歌星廖芊芊演唱的歌曲《宝山美》:“三湘四水,春风沉醉。千年矿都,宝山最美。……东塔晚风,轻轻地吹。春陵江水,静静的流。……”在地下十里飘荡
[attach]25272[/attach]

游客们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着3D电影。[attach]25277[/attach]
走出“井下探秘区”,来到了“露采场景区”,看到一座国内稀有的露天单体铜矿采空区。这是宝山矿从1966年10月开始破土动工,到1995年5月全面闭坑的采矿遗址。大坑的上部长550米,宽500米;下部长90米,宽35米;中心垂直高度220米。投产30年来,共产出铜、钼、铋、硫等金属矿产588万吨。整个坑的形状如同古罗马竞技场一般,就像一个巨大的“仰天锅”
[attach]25275[/attach]

坐着景区专用的观光车,游客们从山下沿着新修的观光柏油马路来到山上。一路上美丽的景色,使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座环境幽雅的园林,诗情画意,其乐融融。从前矿区里随处可见的堆积如山的废石、矿渣己不见了踪影,过去那些光秃秃的山头经过绿化,现在己是林荫葱郁,人来人往。站在这里,我不由得感叹:宝山,你真是中国宝山,的矿藏,悠久的历史,使得你名扬天下




作者: 喜悦有涵养    时间: 2013-12-17 15:07
[attach]25280[/attach]
站在宝山顶上,极目远望,桂阳县城的万千风光尽收眼底。一座座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县城各地拨地而起,气势恢宏,彰显出桂阳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生机。;全国烟叶生产大县;全国生猪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县上下正在从各方面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战略转变。
[attach]25282[/attach]

这座山上是传说中的三国名将赵子龙计取桂阳时的“屯兵”之处。
[attach]25291[/attach]

处耸重166.5结构重126.3吨,贴铜板40.2吨)。主碑直径24米,厚4.2米。它是桂阳铸造的唐代“开元通宝”小平背“桂”字铜钱的放大体,该铜钱是唐朝第17代皇帝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园845年)开始铸造并流通,是后世通宝铜钱币的起源
[attach]25286[/attach]

这是桂阳“开元通宝”铜钱币雕塑的“桂”字背面。
[attach]25287[/attach]

  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建筑面积3770.21平方米,它通过独特的外观造型和矿区建筑特色,以突出矿山的主题,并通过横轴线与园区中心广场连通。宽阔平整的中心广场,是游客休闲娱乐的中心集散地。
[attach]25288[/attach]

“博物馆”以宝山厚重的采矿历史文化为主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全新的设计理念,彰显宝山矿企的精神风貌,展示浓郁的矿山文化特色,是一座全面反映宝山悠久的开采冶炼历史,和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大型文化展示基地。
[attach]25289[/attach]

客们
[attach]25284[/attach]

这是耸立在园区中心广场旁的,宝山矿目前生产用的在国内有色金属矿山仅有的多功能竖井(海拨472米),它深入地底600多米。是在岩层中开凿的与地表垂直的通道,用于提升矿石、废渣,升降人员和设备,以及下放材料等。
[attach]25299[/attach]

宝山选矿厂始建于六十年代中期,1974年正式投产,是一个设计能力日处理量为2500吨铅锌银矿的中型有色金属选矿厂。
[attach]25292[/attach]

从“博物馆”参观出来,在中心广场乘观光车返回山下,来到“宝山宾馆”吃午餐。很多游客还意犹未尽,纷纷在一起畅谈交流,赞扬宝山矿业变废为宝,把一个废弃矿山改造成为旅游观光的新兴旅游景点,使工业旅游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潇湘大地冉冉升起。
    午饭后,乘车返回衡阳。随着大巴车的慢慢开动,宝山、桂阳县城,都在身后渐渐远去。我问几个同车的驴友:这个公园好看吗?今后你们还会再来吗?他们都笑笑说可能吧。我呢?我问自,我觉得自已会再来的。因为此时我还沉浸在刚才游览的回忆里,还在激动着。作为一个游客,游览宝山景区既是一种体验,更是接受矿业科普知识的熏陶。通过参观游览,我们不仅感叹矿业工人的聪明才智以及战胜重重困难的勇气,正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才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了几千年来矿业的发展。况且,现在的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只是初步建成,还有许多景点正在建设中,待到全部景点建成完工之时,肯定又是另一番亮丽的景色。
    所以,我想,这里一定值得大家再来的。
                                               (2013年12月4日写于衡阳)


作者: 心聊    时间: 2013-12-18 09:53
......................
作者: 红星照耀    时间: 2014-1-16 16:45

作者: 双子兔    时间: 2014-1-24 00:10

作者: 孤独的老痞子    时间: 2014-2-2 00:43
{:87:}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