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起走

标题: 汝城,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打印本页]

作者: 新晨    时间: 2014-1-14 12:33
标题: 汝城,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本帖最后由 新晨 于 2014-1-14 12:44 编辑

        1月11日早晨,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冲锋队户外一行50多人 8点在晶珠广场集合,踏上去向往已久的汝城泡温泉之旅。
       汝城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与广东、江西两省接壤,东邻江西省崇义县,南界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市,西接宜章县 ,北连资兴市、桂东县,汝城,是一座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小城。自古就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对于一般没有到过汝城的人来说,这里的景点除了温泉,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了解,自然就多了一份神秘感。
       车行近4个小时,中午12:15终于来到郴州汝城的三江口镇,这里却阳光灿烂。品赏当地土菜后,约13点集合乘车到达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南门。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江森林公园位于汝城县东南部,始建于2003年,2006年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9年12月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沟壑幽深,山径崎岖,生态秀美,风光旖旎,集山奇、谷幽、林深、竹秀、水美、石绝于一身,融特、雄、奇、险、幽、秀于一体。公园内山重水复,林海苍莽,青山叠翠,生态环境优美,负氧离子含量高,是一个天然氧吧。属我国华南地区森林资源保存完好的典型天然林区之一。
[attach]26662[/attach]
       13:40到达腾龙桥处,队伍兵分2路,腐败队悠闲徒步九龙江森林公园青龙峡,飞瀑景区。徒步爬山队有计划徒步灯盏壁挂悬空栈道,再徒步飞瀑景区。由于在修路,我们7人改到走神龟啸天景点,全程往返约10多公里。我们从森林文化广场出发。
[attach]26663[/attach][attach]26664[/attach][attach]26665[/attach]
      沿途的婆娑起舞的翠竹,郁郁葱葱,绿浪滔天,清幽深邃,沐浴在竹海清凉中,使人烦忧顿消,超凡脱俗,恍如置身世外;
[attach]26666[/attach][attach]26667[/attach][attach]26668[/attach][attach]26669[/attach][attach]26671[/attach][attach]26673[/attach][attach]26674[/attach]
       14:30来到岭子头自然村的瑶寨,这里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村子,瑶族同胞的世代聚居地,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很幸运,有一户村民刚从外地回来。
       从后山往上爬,半个小时后到达神龟啸天景点,有一块长约10m,高6m的巨石,远看它非常像一只仙龟仰天长啸,屁股后面还跟着一只小龟,垅中还有许多块圆形的巨石,据说那是龟蛋所化。它静静地俯卧在山坡上,像是期盼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远道而来,也有村民说它是咱们原生态苗寨的守护神,日日夜夜夜守护着村民们的水田和村舍,以保佑他们风调雨顺,丰收大吉。当地人历来都把视它为吉祥之物,健康长寿的象征,而且也时常会有人来这里顶礼膜拜,定期祭祀。
       这块石头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不同:从东侧面望过去它非常像一只的神雕,那有力的巨爪,精锐的目光,剽悍的身躯,还有那搏击长空的浩气,双眼俯视着大地,世世代代守护着纯朴的瑶民们。从西侧面微微向上望去,这个时候它又变成了一个人的侧面像,高高耸立的鼻子,微微张开的嘴巴,简直就像人工雕刻的一样............也有人说它像企鹅,像鸭子,各有各的说法,究竟它像什么,靠我们内心去慢慢品味。
站在高处,远处田园阡陌,饮烟白云环绕,一幅壮美山林图画,美不胜收。
[attach]26675[/attach][attach]26676[/attach][attach]26677[/attach][attach]26678[/attach][attach]26679[/attach][attach]26680[/attach][attach]26681[/attach]
       15:30回到瑶寨,那户人家休息,给我们泡了一杯野生的茶,那清香的茶水味道沁人心脾,喝了几杯。
[attach]26682[/attach][attach]26683[/attach][attach]26684[/attach][attach]26685[/attach][attach]26686[/attach][attach]26688[/attach]
       继续赶路,16:30和从青龙峡出来的腐败队汇合。乘车前往热水镇。
[attach]26688[/attach]
       一段崎岖的山路过后,近18点到达热水镇的福泉山庄。福泉山庄是一个以湘南民居建筑群为主流风格的大型热泉天体疗养度假福地。山庄占地 130亩,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依山傍水、风光宜人,福泉四周万亩竹海,豪放大气,山庄格调,婉约温馨。
        远处白墙灰瓦、袅袅炊烟,热水河的水面到处冒着热气,这些泉眼雾汽蒸腾,温泉温度很高,据说最高温度达98度,潺潺流动的溪水声,声声入耳,让人心神宁静,给人以柔软之感。四人五人一群的婆姨们一边说东家道西家、一边打洗着衣裳,这里的人们真幸福,冬天用温泉水清洗衣物没有寒冷的感觉。千百年来,热水墟的群众得河水之便、温泉之灵,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温泉边上的人,每天泡温泉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事情。当城里人把沐浴温泉当作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时候,热水人早已从大自然的恩赐中习惯了这种豪华和奢侈。对温泉的眷恋也已随着水温渗进了他们的血液。凉水热水交汇后流入露天的浴池中,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宽衣解带,从容自如,光溜溜,赤条条,沉浸水中,融入自然,尽情享受温泉的爱抚,驱散身心的疲惫。这般的生活,是何等的惬意!很久以来,人们不曾意识到,镶嵌在群山叠障间,得天地之造化的温泉,竟是世人千百度寻觅而不得的稀世明珠。
       一个同事连忙买了一些鸡蛋和鹌鹑蛋去煮, 这种鸡蛋用 98 度的高温泉水煮出来的,同时在煮的时候大量吸收了温泉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吃起来口感细腻且略带咸味,美味极了。
        相传神话故事中后羿射日,射下了天上9个太阳,而当地传说第9个太阳就落在了这镇子的一条河上,从此这河取名“热水河”,镇子也因此河得名“热水镇”,福泉山庄的温泉就是在这其中一个掉落的太阳的帮助下建成的。
         放下行装大家一起晚餐拼饭。
[attach]26689[/attach][attach]26690[/attach]
         7:30前往温泉水疗中心,开始泡温泉。
        温泉疗养泡池有牛奶浴、啤酒浴、米酒浴、中药浴、花瓣浴、动力按摩池、冰火水疗、特色鱼疗等30多个,还有室内800㎡的大型温泉游泳池。石板浴、水力水按摩池等特色疗养项目,多的数不胜数,似乎每一个项目感觉都能让人彻底放松。
       首先当然尝试一下这里的温泉啦,浸泡温泉也有学问的呢,早在六千年前,温泉称为“汤”因为资源珍惜之故,只为帝王享用,经理千秋万载的流传,浸泡温泉,陶冶性情的同时,也调息养生。因此,民间也早成为了风气,并由此而逐渐形成蕴含丰富内涵的独特温泉文化,温泉礼仪也在当中。下水之前先用脚尖试温,等到身体舒适之后才慢慢的下到水里。
      热泉水无色透明,稍有硫化氢气味,据说这里的水为低矿化、低硬度、水质优良、高温弱碱性重碳酸、硫酸-钠型氟及硅质矿泉水,含硅、钠、钾、钙、锶、硼、氟、氡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可以制作矿泉水、啤酒,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恢复青春活力的作用,对皮肤病、关节炎,慢性胃病、妇科病等均有一定疗效。热泉水出自地表深层、洁净如炼,系我国南方水温最高,流量最大,水质最好,热田面积最宽的每天必更换温泉水的天然温泉,被誉为华南第一温泉。
       温泉地表层很薄,有的不到一厘米,周围还有无数个泉眼观看,山庄里温泉源源不断的流入池里,真是“石气生烟火、潭声若沸汤”的神奇温泉。
尽管已是寒冬腊月,外面朔风呼啸,可来到露天水池就能感受到温泉的温暖,一点也不觉得寒冷。最喜欢那个特色鱼疗,大大小小几十条在自己身体上游来游去,用牙齿不停的咬着皮肤,享受“亲亲鱼疗”带来的快乐鱼趣,酥的让人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尽管这个池子水温比较低,但我起码还是呆了半个小时以上。
        浸泡在被自然美色环抱的温泉池里,静静享受着那份问心浪漫,悠然自得,简直完全进入了“闲云对定水,静静两无尘”的忘我境界。一边享受着温泉的疗养,一边感受着周围环境的舒适,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享受的了。
       时间不早了,做最后一个项目石板浴,躺在石板上,整个热气温暖全身,如果不是时间关系,真想躺在这里美美的睡一觉,什么也可以不去想。
青山、绿水、竹海、民居交织如画,在这儿,只有竹海的呢喃和天然的温泉,静静的泡在水里,洗去一天的疲劳,也洗去凡尘的喧嚣,回归内心的平静!
        广播里传来集合的通知,泡完温泉后冲洗完身体,拍几张照片,依依不舍的离开这里。
[attach]26691[/attach][attach]26692[/attach][attach]26693[/attach][attach]26694[/attach][attach]26695[/attach][attach]26696[/attach][attach]26697[/attach][attach]26698[/attach][attach]26699[/attach]      
       乘车1个小时到汝城县城的最高档酒店----龙腾大酒店。泡完温泉后全身特别清爽,皮肤也显得更有光泽,躺下床就美美的睡上了一觉!

作者: 新晨    时间: 2014-1-14 12:36
标题: 汝城,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本帖最后由 新晨 于 2014-1-14 12:54 编辑

      
        第2天早晨7:30起床,早餐后去爬山。而腐败队9点出发。
        约上当地的一个驴友,带我们去县城城郊朱家湾,去登山见一个形是太极的地方。交谈中,发现我们是同行,更觉得亲切,沿着河流、爬上一座近700米的山,登高俯瞰,见耒水S形东西贯越予乐,与周边自然山水、村落相依相衬,呈一幅天然太极图,且山水互动,阴阳相生。
        远处只见村子里修建很多新的房屋和水泥路,极大的破坏了太极图的景观效果,有些遗憾,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attach]26700[/attach][attach]26701[/attach][attach]26702[/attach][attach]26703[/attach][attach]26704[/attach][attach]26705[/attach][attach]26706[/attach][attach]26707[/attach][attach]26708[/attach][attach]26710[/attach][attach]26711[/attach][attach]26712[/attach][attach]26714[/attach][attach]26715[/attach]
       濂溪书院
       汝城县濂溪书院据史书记载:公元1041-1044年, 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任桂阳(今汝城)县令。期间勤民课读,风节慈爱,吏治彰显,并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名篇。千百年来,汝城吏率其教,民怀其德,遂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建筑书院纪念之。书院为仿宋建筑,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距今已有785年历史,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创办以来,书院人文蔚起,声名远播,濂溪遗韵历久弥光,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哺贤育能,明代两广总督、太子太保朱英,闽赣布政史、监察御史范辂,清代著名诗人郭远,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朱良才、李涛,开国上将朱良才、李涛等一大批理学名人均在此求学立志,脱颖而出。
       220年,汝城吏率其教,民怀其德,兴建濂溪书院(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永作纪念。书院为宋式建筑,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虽经800年的沧桑变迁,然薪火相传,保存至今,成为汝城人民倡导、传授和弘扬周敦颐学术思想的宝地。
       这里是理学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北宋时期周敦颐在此写下《爱莲说》、《太极图说》和《拙赋》等著作,创立并传承理学文化,被尊称为理学开山鼻祖。千百年来,汝城人民传承、发扬、践行理学思想,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理学文化景点
[attach]26716[/attach][attach]26717[/attach][attach]26718[/attach][attach]26719[/attach][attach]26720[/attach]
       汝城文塔
       步行不远来到汝城文塔,文塔在汝城城内高25米,共七层,砖石结构,距今有400余年之久,宏伟壮观。文塔,又称汝城宝塔,位于县城南门桥畔。明成化五年(1469)兴建,清道光(1850)因“科举不利,毁而夷之”。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而成,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大修。塔高七层45.95米,“岌峰玲珑,亦雄亦秀”。塔基八面,每面宽2.9米,径14米,基脚及第一层均由长138厘米,宽63厘米的长青石块砌成。第二层至第七层均为青灰色火砖结构,中空,砌有台阶,可盘旋而上至塔顶,塔顶及每层檐牙盖琉璃瓦,“阳光普照,溢彩流光”
[attach]26721[/attach][attach]26722[/attach][attach]26723[/attach][attach]26724[/attach]
       “湖南第一坊”之称的绣衣坊
       继续往前走,来到汝城绣衣坊。这是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领衔率领郴州和桂阳县(今汝城县)的一批地方官员于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20年)专门为监察御史范辂所建,系古代表彰功德的纪念性坊表建筑物,距今已有483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罕见专门旌表监察官员的年代最早的珍贵文物。绣衣坊座东朝西,白石结构,分主楼、次楼、边楼,三门四柱,每楼檐下有斗拱,通高686厘米,面阔650厘米,中门高238厘米,宽291厘米,两侧门高193厘米,宽165厘米。2003年,经湖南省文物专家考证,认定“绣衣坊”系湖南省目前唯一一座旌表监察御史的牌坊,也是我省已发现的古代牌坊中时代最早的一座,被誉为“湖南第一坊”,2004年,“绣衣坊”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26726[/attach][attach]26727[/attach][attach]26728[/attach][attach]26729[/attach][attach]26730[/attach][attach]26731[/attach][attach]26732[/attach][attach]26733[/attach]
      中国古祠堂之乡
      汝城古祠堂是江南一朵瑰丽的奇葩。据考古专家介绍,汝城的祠堂类文物有几大特点:一是成群,二是年代早,建造的时代有明确的纪年,从明万历年直到清光绪各个时段的祠堂建筑都有;三是木雕工艺精湛,祠堂内众多的木雕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展现了精湛的民间木雕工艺;四是保存完整,至今仍是各乡村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公共场所。
       汝城古祠堂多,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其建造时代之早、保存之完整、形制之精美、数量之众多,实为罕见。祠堂大小不一,风格各异,以金山叶氏家庙、卢氏家庙、津江朱氏祠堂、广安所李氏宗祠、外沙太保第、益道绣衣坊(含范氏家庙、中丞公祠)等为有主体,其中有8座古祠堂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汝城古祠堂的美,美在华丽、凝重、庄严,美在沧桑、古朴、久远,美在丰厚、载物、适用。从选址造型、布局朝向、风水环境到山水田林路、门坪巷房墙的整体和谐,从建筑法式型制、结构风格、取材用料到雕塑油画漆饰的精工细作,动静有致,流光溢彩,天人合一。
       汝城古祠堂价值高。作为历史的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历史的记载、历史的浓缩、历史的标本。作为建筑的遗产,是研究古文化、古建筑、古民俗、古宗法、古迁徙史不可或缺的资源。作为文化的遗产,其诗词楹联赋、碑刻雕塑镂、牌匾额堂号与族谱及族训家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体现了丰厚的祠堂文化底蕴。
        汝城古祠堂功用广。作为氏族活动的中心,是盘根念祖、慎终追远、铭志先贤、承前启后的宗族大厅;是聚会议事、协调纠纷、群文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的综合场所;是荟萃宗族思想、弘扬历史传统、实行道德教育的理学阵地。汝城古祠堂底蕴深。
汝城古祠堂底蕴深。一座古祠堂往往就是一幅历史的长卷,紧系着本宗族本姓氏的命运,缩写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汝城各姓人的沧桑和辉煌,并将宗族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祖德功业镶嵌其上,久而久之,各自浸润着不同的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地方文化、氏族文化,渗透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体露着各自的文化氛围。
       这些古祠堂记录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兴衰变迁,那些画龙点睛的堂号及堂匾,标志着家族的背景,彰示出家族的品位,是村落的标志,和谐的音符。
        尽管是匆匆走近这些古祠堂,你就能发觉她的博大精深,在文化上的深厚底蕴:在造型上的精美别致,在风格上的形态各异,在历史价值上的弥足珍贵。这些古村落、古民居清净雅致,不事雕琢,各有风韵,古老的村落、古民居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共同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画卷。深入这些祠堂,就如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蓦然回首的交错间再次融入了古人鲜活灵动的朴实生活。欣赏每一座古祠,就犹如在欣赏一场视觉的盛宴,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在展现着她独具一格的惊艳造型;会晤一座古祠,就犹如在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驻足瞻仰、流连忘返,令人追思遐尔。
       只是很多旧建筑外面垃圾成堆,令人揪心。
[attach]26734[/attach][attach]26735[/attach][attach]26736[/attach][attach]26737[/attach][attach]26738[/attach][attach]26739[/attach][attach]26740[/attach][attach]26741[/attach]
       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
       汝城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仁人志士,在汝城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创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留下了许多可以传之永久的革命文物,至今县城仍保留着1927年湘粤赣农民运动指挥所旧址、朱德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谈判合作旧址、朱德与陈毅为发动湘南起义而组织策划召开“汝城联席会议”的旧址、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中共汝城特别支部旧址、汝城苏维埃政府旧址、汝城农会旧址等。
       来到汝城会议旧址及中国工农革命军二师部旧址,中国共产党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中国革命重大起义——湘南起义的策源策划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地处湘粤赣边际的汝城,工农革命运动独树一帜,如火如荼,高潮迭起。广东惠潮梅及湘南粤北农军相继汇聚汝城。汝城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引起了中共高层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誉称为“新湖南”和类似“十月革命”前夜的“彼得堡”。据资料介绍,在时任中央军事部长周恩来的关心指导下,于1927年7月下旬,在汝城组建了第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首面军旗从而在汝城升起。二师奉命整编为二师一团后,在桂东、汝城两县举行了秋收起义,张贴了二师一团布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
[attach]26742[/attach][attach]26743[/attach][attach]26744[/attach][attach]26745[/attach][attach]26746[/attach][attach]26747[/attach][attach]26748[/attach][attach]26749[/attach][attach]26750[/attach][attach]26751[/attach][attach]26752[/attach]
       在“湘南起义的策源策划地”吃午餐,天仙风景区的朱总为我们敬酒,大家吃着农家柴火炒的土菜,个个乐开了怀。


[attach]26753[/attach][attach]26754[/attach]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富多彩,古塔、古桥、古井、古书院、古遗址、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凉亭、古石碑等众多文物古迹遍布县城。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条件独特,民俗风情古朴,古老神秘的民风民俗以及道不尽听不完的典故传说,使人宛如穿越神奇的时空隧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还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不是亲身体验,你很难想像到那石之雄、水之秀、林之幽和民风之古朴!走进汝城,一派岁月静好、满足的样子,日子可以过的像水一样平静。汝城,仿佛是文人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花儿,构成一幅像诗、像画、更像音乐的优美意境。”
       匆匆一别,还有许多景点未去,象南岭第一大高山草场白云仙草场江背山大峡谷、天然石臼群、五指峰、君子岭、氾水山、热水黄石古冰川群等景点,还有罗泉的暖水温泉,汝城还是中国“香火龙”的故乡,每年元宵节还会举行“香火龙”表演,增添了闹元霄的节庆气氛。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祭龙止雨、祭龙止水的祭祀活动,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制作材料简单,以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
        昔日的汝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或许养在深闺人未识,或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交通的改善,资讯的发达,旅游业的兴起,让人们惊奇的发现在灯火阑珊的身后,竟伫立着一位绝色佳人在默默期待苦苦寻觅的人们纵情的去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汝城,尽管去了,却还想再去。


作者: 双子兔    时间: 2014-1-14 18:31
好棒
作者: 南飞燕    时间: 2014-1-14 22:00
大自然得天独厚的恩赐都让汝城人占了,好羡慕,好嫉妒!
作者: 在水一方A    时间: 2014-1-15 19:20
...........................................................
作者: 在水一方A    时间: 2014-1-15 19:20
...........................................................
作者: 夏荷    时间: 2014-1-16 10:12
      这次去汝城参加的是腐败队,悠闲徒步九龙江森林公园,晚上享受了温泉后,又跑到小河边用温泉水煮蛋,味道美美,尤其是第二天中午在祠堂就餐,喝着农家自酿的米酒,吃着农家柴火炒的土菜,一个字“爽”。
       的确是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作者: 江波    时间: 2014-1-17 21:03
好地方我也要
作者: 冲锋队长    时间: 2014-1-21 15:47
好贴,顶起来
作者: 水平线    时间: 2014-2-3 23:48
好地方,什么时间再去呀?
作者: 大卫    时间: 2014-2-5 10:17
.......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