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0月3日,本打算早晨起来去点将台拍摄禾木美丽的日出,早起的“尧”说外面有雾,大家就没有起来登平台上去拍摄日出晨景,等后来起来的时候,外面已经艳阳高照了,或许这2天太累,起不来。
早晨,雪山下的禾木村异常宁静,蔚蓝的天空一尘不染,地上到处是薄薄的雾霜,偶尔听到一些狗叫和马嘶,图瓦人的小木屋炊烟袅袅,美不胜收。
原计划上午步行去石贝岭,有队友临时改变计划和路边的马夫谈好价格150元一匹马去石贝岭。让大家感受一下骑马也未尝不可。骑马上,走出村子,欣赏五彩斑斓的美景,远观寂静祥和的古老村庄,踏着古老的马道,唱起新疆古老的歌谣,听风声在耳边呼啸,看雪峰在山间环绕,望雄鹰在头顶翱翔,嗮太阳在身上阳暖,享受这里的慵懒和阳光,感受禾木这里惬意的时光!
骑上马走了半个钟头就到了一个山头,可以俯瞰禾木村的全景,牧民要我们下来拍照,并告诉我们景点到了,他们先前说十多公里,一个上午的马,我们又讲不清在什么地方,感觉被忽悠了,这150元和从喀纳斯过来200元一天的一匹马无论从时间、距离和强度都根本无法比。
大家带着围脖合影。很感谢小羊军团送给我们的Garmont噶蒙特围脖,这次小黑湖的穿越多亏有了这条围脖,用来遮风、避雨、防太阳和擦汗,非常实用。这种围脖比我们以前用的围脖要长和厚一些,带得也舒服。
大家拍了一些照片后,又骑马返回。“黄怡剑”上马时不小心被马踢了一脚,伤的不轻。
回程途中,我们在白桦林中先行下马,摄影。
[attach]35220[/attach]
[attach]35221[/attach]
[attach]35222[/attach]
中午花1800元吃一只全羊,吃手抓羊肉、羊肉串、羊排、清炖羊肉,这里的羊肉真是美味。清炖羊肉用清水煮熟,端上二大盘,蘸上盐和辣椒,没有任何膻味,也没有其他佐料,却美味无比,大家争前恐后,手忙脚乱,站起来围着桌子转,找可口的羊肉,大家的吃相有照片为证,情何以堪?没有吃完的羊肉,留着晚上下面条吃。
下午在客栈晒太阳,傍晚时分和“黄怡剑”、“青花瓷”、“冷雨”去村庄转悠。
过禾木河,以前的老桥已经被大水冲垮,留下残缺不全的桥梁,现在是一座铁桥了。河水不深,两岸的河滩和河床都是圆圆的大石头,很多人在浅滩边检石头,急湍清浅的河流光线不同,角度不同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过河到了一片白桦林,地面铺满了金黄的落叶,在白桦林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透明,将两岸的树林倒映在溪水中,金黄的落叶飘浮在溪水上,十分幽深恬静。
过了小溪就是一路木质栈道通到观景台。我们拾级而上,极目登高,豁然开朗。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夕阳把雪峰染红,把黄色的森林照的金光灿烂。观景台上站满了游人,抢拍晚霞。
[attach]35261[/attach]
[attach]35262[/attach]
[attach]35263[/attach]
对身居城市的我来说,图瓦人居住的村落,是我最向往的地方,美丽的喀纳斯湖,茂密的森林,诗一般的白桦林,再加上图瓦人的木楞房、栅栏、牛羊、马群,勾勒出喀纳斯湖仙境般的一幅美景。这里只有草原、高山、雪峰、森林、河流,生活着1400个左右的图瓦人,以前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有人说,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来的老弱病残士兵,逐渐敷衍至今。图瓦人一般居住在蒙古包里,这里也有不少木楞房,据说都是以前俄罗斯人隐居在这里帮助他们建的。
“姿由姿在”留了一个当地人的电话,联系了8匹马,约定价格260元一匹。明天将是我们徒步的最后一天,去贾登峪,也是路程最远的一天,有35公里。明天徒步强度大,“娜娜”、“冷雨”、“姿由姿在”、“涂涂”、“艺术风”5人坐车去贾登峪,“承诺”与“珊瑚”租一匹,“迷恋山水”租一匹。“黄怡剑”上午被马踢伤,担心明天不能走全程,我脚磨了泡,答应和他共租一匹马,有备无患,其实,我是想走完全程的。
晚上20点左右陆续有驴友从小黑湖下来,又遇上一个衡阳老乡,到处都是衡阳人的身影。
当仰望静谧的星空时,尘世已远在世界的另一头......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