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起走

标题: 【墨脱归来】新晨游记: 派镇到拉格(四) [打印本页]

作者: 新晨    时间: 2013-11-22 15:03
标题: 【墨脱归来】新晨游记: 派镇到拉格(四)
本帖最后由 新晨 于 2014-1-10 11:49 编辑

       坐在翻斗车里爬山
     昨晚睡眠不是太好,早上一醒来就听到雨滴打在屋檐上的声音,心里有些紧张。这里下雨,山上不知道会不会下雪,今天能不能走?躺在床上听了一会动静,隔壁房间的人似乎都起来了,于是7:00起床,洗濑装包后一起在客栈吃了早餐,一碗稀饭,几个藏包子和一小盘咸菜还有一点面条这就是我们的早点,让老板多蒸了一些馒头和每人二个鸡蛋带上路去吃,另外把一些不要的行李让上海的驴友坐车帮我们带到波密去。7点30分准备出发,今天送我们去松林口的是旧式翻斗大卡车,天上好像还是有些毛毛雨,有个别队员有些埋怨为什么昨天不走,车子迟迟没开,一问才知还有其他队的人员没到,之后便是一批一批的人到来,最后人连同行李背包把整个车箱塞得满满的,连落脚处都难找到。今天有二部车,大概共有60人左右去穿越墨脱,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大学生。我们几个女队员坐前面的驾驶室,我们和背夫都坐在后面的车斗里,7:45正式出发,与何姐挥手告别。
     打死大家都不会相信,我们竟会坐这种旧式翻斗大卡车上山,车身还粘着污泥。因为派镇到松林口有10公里路程,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不得不坐车,也没有别的车可以做,只能坐这种车,在我的记忆力,小时候贪玩坐过这种车。  
[attach]24276[/attach][attach]24277[/attach]
     汽车开动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这就是我们徒步墨脱的最后的交通工具,它将载着我们一路到松林口,那里是公路的尽头,也是我们徒步的起点。
      车上的每一个人都很兴奋,也充满了期待。
      车子刚走出镇子,就是一条陡峭的山路。路况的确实很差,路面坑洼不平,路上流水冲刷的小沟纵横交错,局部路段还急转弯加上急升,有些急弯处甚至呈90度角,车子要来回倒了几次才能继续前行。
      山路盘旋而上,一路能看到高大苍翠的树林,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也发生着变化,从灌木层到地衣,再往上就是皑皑的雪山。我们坐在驾驶室只觉得车子一直在转弯爬坡,山路看上去似乎比车子还窄,幸好只有一个方向的车,不存在会车的问题。路上的石头很多,车子从上面开过去时必须非常小心,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侧翻而掉入山谷。
      我们这群人,就像是被即将送往集中营的犹太人,可惨了,乱哄哄地挤在卡车里,没有座位,后两种姿势需要很强大的平衡能力,否则。随时都会被卡车甩的东倒西歪。车子像醉汉般东摇西摆,大家不得不双手紧握车箱边帮上,而车子中间的人没地方可以抓,只能互相搀扶,要不就半蹲或者站着,大家的身子不得不随车起舞,所有的人都随着卡车的节奏晃动着,癫起又落下,车斗里都是泥沙,开始大家还担心把裤子弄脏,可中间的人手也没地方抓,最后大家没有力气去控制自身的平衡,只能随车癫前倒后,干脆就坐在车子上或者后面的背包上。
       大部分人都随着车的颠簸,忽左忽右,在车斗内被甩来甩去,还要不断地躲避路旁横扫过来的树枝。我试图拿起相机去拍几张照片,却没有办法去稳定相机。
       为了拍照我的脸就被树枝抽了几下,脸都抽红了。肠胃里也在翻江倒海。真是比走路还辛苦。
       我们正在踏入一个原始的无人区,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气温也越来越低,突然感觉有些局促不安,近45分钟的折腾,汽车8:30终于停在再也不能开的地方—松林口。大家无比的兴奋地大喊一声:“墨脱,我来了!”
       我们来到了松林口,这里处在半山腰的空旷的带,被苍天古树环抱。赶紧收拾行李,卸包下车后稍作休整,拍几张风景,大家合影留念。走墨脱,需要足够的体力和足够的毅力。因为墨脱的路,一旦踏上,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思考余地,前方的路,很长,很难,可我们不想在若干年之后为当时的懦弱后悔,当然现在跟司机回去还来得及,我们只能选择义无反顾了。
       听说,翻越多谢拉山时,时常会遇上暴风雪和冰雹,很容易让人迷路,如果失去方向,恐惧和严寒就会置人于死地。
一条偏僻的小路直通山上,司机守在上山的口子上,每人收车费50元。
       8:50盼望已久的徒步终于开始了。
[attach]24280[/attach][attach]24282[/attach][attach]24288[/attach][attach]24289[/attach][attach]24290[/attach]
翻越多雄拉山
      许多人还在休息,觉得今天最重要的是必须在中午前先得翻过多谢拉山,我体力差,得先走才行,不然指定怕是跟不上。大家把帽子,手套,护膝,雪套全招呼上,一个个整装待发,9:30开始正式徒步上山,我走在前面,一开始路相当的明显,也无岔路,以石子路为主,局部砂土,前十几分钟的路是盘山之字,开始时平缓路与上升路相间,走得很舒服,相对好走。在登山的第一个小时里我们的前进速度很缓慢,走几分钟就要停下歇会,高负重再加爬坡加重了我们的高反,一个个气喘吁吁,没多久都觉得好热,大家纷纷除下抓绒衣挂在包上。快转到溪边后就开始变成了急升,路面上也多了很多松动的石块,走得相对费力,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呼吸,均速地往上走。
金银花和华华赶上来了,前段时间高反比较严重。
[attach]24291[/attach][attach]24295[/attach][attach]24296[/attach][attach]24298[/attach][attach]24299[/attach]
      天又下起毛毛雨,雨打的方向是无厘头地横冲直撞,开始有冷风了,觉得冷气逼人,于是又把抓绒衣穿上,此时一些队友已走得没了影,我始终保持在队友中间,同时不忘照留影,可能见度已经很低了。
      我走得很慢,由于氧气稀薄的原因,走上20米就要停下来大口的喘气,有背夫从我的身旁经过,我听到他们的呼吸声,竟粗重得仿佛一头负重的牛。我望望遥遥无际的山口,心想这才开始呀,怎么会这样!看着背夫们一个一个从身边穿过,我们都傻眼了,脚步还是跟不上背夫,可又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走的太慢。
       据当地人介绍,由于多雄拉山口是印度洋流向青藏高原的水气通道之一,往往在午后就会天气突变,无论进山还是出山,一般都要在中午前翻过山口,如果当天中午12点之前没有翻越多雄拉山垭口,午后多云雾的天气可能导致迷路,将死亡的威胁。我心中最多的情绪是恐惧与害怕。
        途中小息,担心呆得太久身子冷了感冒,于是便继续抓紧时间赶路。爬完一段急升坡后来到一个平台,前队也正在这里休息。回头再望,来路已被云雾遮挡,从这里可以见到山顶,不过山上浓雾正起,并慢慢往山下漫延。眼前的景色逐渐由茂盛的松林变成低矮的灌木丛,继续上行,路况也越来越差,路边路上的大石头多了起来,路也越来越不明显,到了最后简直就是石阵,要么绕着走,要么在石头上跳跃前进,相对平缓,却走得慢多了。越往上走雾气越浓,雾中还飘着绵密的雨丝,感觉也越来越凉快,走不多时身上的汗水尽收,并开始觉得冷了起来,拉起冲锋衣的拉链后加快了脚步,可心脏明显的感觉有些受不了。
       继续迎着风雨向多雄拉山头进军,越往上走,风越大,张口呼气,却被大风堵住了喉咙,我越感觉到身体的疲惫,心脏仿佛不堪重负一般,剧烈地撞击着胸腔。头又开始隐隐地发痛,是高原应有的反应。双腿十分疲惫,有种无力的感觉。我用登山杖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再将脚拖上去,雨水打在脸上,脸已经完全被打湿,水顺着雨衣往下滴。眼镜上的水气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只觉得眼前朦胧一片,前面的人已经不见了身影,我又无意识的赶紧迈动着脚步,跟着前面的队伍,以防自己迷失方向。我的快干裤和鞋子都快全湿了。似乎周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只剩下不断地走。
      我们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进行大休,吃点东西补充体力,继续前进。多雄拉由几座连绵的山峰组成,总是当我以为自己登上了山顶的时候,抬头一看却发现还有一座更大的山头伫立在面前,忘记到底翻过了几个山头,我终于看到了那飘着经幡的多雄拉平台以及距离我不远正在休息的同伴。加快脚步赶上去,迎着雨水和寒风,想停下来多休息一会,可是里面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一停止运动,寒气就开始入侵,身体不自觉的颤抖。拉多雄山头已近在咫尺,我对自己说,就是爬也要爬上去。
[attach]24302[/attach][attach]24304[/attach]
      11:00终于到了最高点海拔4200多米的垭口,山口还没有多少积雪,但是风势已经很凛冽,打在脸上生疼,山口抖动着风马旗飒飒做响。我第九个到达垭口。
       到达山顶的那一刻大家非常激动,顾不得垭口吹来的寒风和雨水,挥舞着队旗,大声喊叫,我们将终生记得这历史的一刻,相机也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了。大家在山顶休息一会,感受一下雪山之巅,怎奈一直冷的有些发抖,只好作罢,匆匆下山。
       原以为遥不可及的雪山,现在居然触手可及,没有想象中的难,只是下起了小雨,爬山的时候有些冷,当我扒着滑溜溜的岩石,手脚并用的爬到多雄拉垭口时,所有的疲倦消失的无影无踪,一股英雄的气概自然从脚底板向上串到心怀,虽然也去过珠峰大本营何梅里雪山大本营,但这却是自己徒步征服的最高海拔的山峰。怎么就翻过去了呢,那么多游记把翻垭口说的让人脸色发白,常常要3个小时,没想到我们居然用2个小时就这样毫无悬念的翻过去了。
       但华华和金银花因为走的太快,此刻他们吃了葡萄糖口服液才慢慢缓过神来,翻过多谢拉山口以后,大家都认为原来的艰难也就这么回事,充满了成就感,当然雨雪天难度就会大很多,好在今天没有下雪,极大地增强了大家的信心,最危险的时期已过。[attach]24310[/attach]
        乱石堆里下山
        翻过多雄拉山口后就是一路下坡,带着成功超越垭口的喜悦,开始了下山之路,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到觉得下山比起上山容易了许多,没有了气喘的感觉,膝盖的疼痛也缓和了很多。
        行走在通往拉格的石头路上,远处是云雾缭绕的山谷。这时印入你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这里没有复杂的地形,面对开阔的草地,你不用循规蹈矩,可以任意驰骋,但我怕迷路还是规规矩矩的走在马道上。体力稍微恢复了一点,平坦的路时我仗着有双杖的,开始飞快小跑,以减少时间。
        开始了一段急降路,这是一段相当危险的路段,首先路是碎石路,碎石松动,脚下极易打滑,同时还是急降,滑倒了将很难刹得住,而右侧便是悬崖,崖下云繚雾绕,深不可测,万一跤落,难以想象,走了一段时间面临狭长而又陡峭的乱石小径,乱石路让我们的双脚饱受磨难,还是让我撵一把汗。这一段路走的不是十分的爽快,一路的碎石非常容易扭伤脚。
       下山的路上有许多冰川,大部分分布在乱石的底部。
[attach]24313[/attach][attach]24314[/attach][attach]24315[/attach][attach]24316[/attach]
[attach]24317[/attach][attach]24320[/attach]
        沿途经过两条溪水,好在水不大,可踩踏水中石块而过。
         在没走多久,拐过一条险窄的山道,从上面跳下来,我们看到了一座不超过半米的的墓碑矗立在丛野之中,十分醒目。原来是一个名叫黄春燕的广西女子不幸牺牲在这里,年轻的她因为梦想第二次踏上征服墨脱的路,试图在四月的时候翻越多雄拉山,生命却永远在那个寒冷的四月天里,从此与雪山长眠。墓碑是她丈夫和小孩为她立的,或许是在告诉路人,女孩的梦一直在延续,从未动摇。几乎每一个穿越墨脱的人都会经过这个墓碑,并会在这里祭奠这个女孩,这个用生命走过墨脱的女子,用她的执着的精神,谱写着这条路上最动人的篇章。我们看到此景很不是滋味,纷纷也鞠一个躬,愿她的灵魂永驻墨脱,那墓碑就像傲立高山间的雪莲,让来往的人们充满了敬仰。
[attach]24321[/attach][attach]24322[/attach]



作者: 心聊    时间: 2013-11-22 18:25
..............
作者: 心聊    时间: 2013-11-22 18:25
............................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1-22 23:22
若第二次  再有赞助  加补贴   重走 墨脱,你们十二位勇士,还愿意重复领略并走一次么?
作者: 户外冲锋队    时间: 2013-11-23 22:46
向衡阳市户外徒步运动协会2013年的徒步勇士致敬!

作者: 新晨    时间: 2013-11-25 08:29
本帖最后由 新晨 于 2013-11-25 08:31 编辑

    接下来便是下山的路,能见度也在不断增加。峡谷两翼很多瀑布飞泻而下,蓝的发白的雪水一股股冲击着石头,一路哗哗而下。起先,我并不想打湿鞋子,很小心的踩着大石头左蹦右跳,可很多地方的水太大了,只能趟过去,最后眼睛一闭,算了,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一只登山鞋就进水了。
无尽的下坡路,无尽的水流,千篇一律的石头,只有我们在走动。话语,已经变的很少;路上的风景一直很靓丽的,相机,也懒得举起,单反实在太重,恨不得扔在山中了事。虽然小雨一直在反复地下下停停,但一路下山倒也走得顺利。山中的植被,已经失去最初的新鲜感,一切都从眼中消失了,心中只剩下一个字:走。
下山的道路还有许多的岔道,好在背夫柴霖一直陪着我们几个走在后面,不用担心迷路。
      谷底都是些大碎石,崎岖不平,我象兔子一样,点着脚尖跳着向前。由于这条路几乎没有人行走,很多石头都是活动的,左跳右闪的,在跳跃石头的时候,生怕自己的脚卡在了石缝里,好在二根登山杖支撑了我的平衡,避免了摔跤。
    下山后我们穿越一段幽静葱翠的山谷,青山碧泉在我们两旁缓缓划过,后面的路没有明显的上升下降,但路面上的石头已被磨得精光油亮,下雨天相当的滑,还要注意的是这段路低洼积水处多采用了圆木铺设,圆木浸水后相当的滑溜。  时间还早,我有意放慢了脚步。15:00到达第一座圆木桥,此后的路便相对的好走,石子路夹着部分泥浆路,所谓的泥浆路其实是骡子的排泄物大量堆积之处,须得小心经过。半个小时后经过第二座圆木桥,之后会经过一片废弃的农田,再后就是一片树林。当穿过树林的时候,几间破烂的房子呈现在我的眼前,就知道是拉格了。
      下午4点到达拉格。坐了1公里的车,走了18公里的路,路虽说不算长,但由于是第一次徒步,我们没有经验,所以该保留体力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不过还好,一路顺顺利利没有出什么差错。
小木屋客栈
      当我最后倒数第二到达拉格时,住处已经安排好了,这里也只有几家客栈。先到的队友很多都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了,有的干脆就卧床休息了,我卸了包,于是直接去烤房,在整个通往墨脱的路上,所以的客栈都会专门设置一个供人烤鞋和衣服的烤房。我疲惫地坐在那里,在柴火前烤袜子和鞋子,我们算是领教了墨脱路上的潮湿了,烤鞋和衣这成为了以后每天的必修课,才是第一天啊,可是看上去怎么那么沧桑。
      走了一天的路,又是雨又是汗的,身上早已经是黏糊糊的,想洗一个澡,这里的客栈不能洗澡,只能简单的洗漱。
      只等着开饭了,肚子有些饿了。晚上我们吃了一顿我认为很丰盛的饭菜,每个人都很能吃,饭后天空又下起大雨,住的客栈,一格一格的小房子,从走廊看过去,很有一种牲口栏的味道!房间里唯一的摆设就是一张木板床,房与房之间也是木板隔开的,没有隔音效果。由于是自己发电,房间都没有灯,发电只供应厨房照明用。
      晚上也没事可干,只能呆在烤房里烤火,一些队友相互按摩小腿和肩膀,屋内一股呛鼻的红花油味。老板已经烧好了水,坐在长板凳上泡着脚。围着火堆烤火,好久没有这种感受了,大家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拉格雨夜
     此时拉格的海拔已经3218米,高反已经不明显了。夜里了下起大雨,没有睡意,却很累,明天还得赶路,只好回房间去休息。被子很潮,用了自带的睡袋套着睡。躺在硬邦邦的床上,听着来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雨声,起身想去看看雨夜,在浓郁的黑暗中,拿着手电筒,外面漆黑一片,气温比想象中还要低,背夫们一直没睡,坐在厨房喝酒打牌,那眼神让我退出了厨房。
哪里也不敢去,只好仍然躺到床上,下意识的去看看手机,可一格信号都没有,不能上网看信息,也没办法和亲朋好友联系,只好翻着通讯录发呆。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只有最原始的,不可或缺的水、火、房间和食物,其他什么也没有。
      在这里,大部分人一生的时间都耗在路上,背着行李,行走在路上。可他们的脸上依然充满着笑容。
      这一天过的很累也很欢乐,希望明天35公里的路能像今天这样顺利通过。
      大雨让我对明天的行程产生了担忧。墨脱总是这么变幻无常。
      夜,黑沉沉的。雨,依旧淅淅沥沥。我在他们打牌的吵闹声中依然还是睡觉了。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1-27 21:59
铭感五内: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五内是中医学所讲的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2-1 22:55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大多数人只着眼这当下,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当下对未来的影响。那些为国家将来打好扎实基础铺好路的人往往没有什么骄人的功绩,只会默默被人民遗忘在角落里···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2-1 23:20
15874860202湖南卫视旅游频道<心得乐超市>联系电话,口号:让良心得到快乐的超市.愿意帮助他人的爱心人士,还有想得到爱心人士帮助的贫困人士,均可拨打.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2-4 23:09
http://cswb.changsha.cn/html/2013-12/04/content_10_3.htm六旬老人为两人送去光明(长沙晚报):家住岳阳的夏国家老人因病离世,留下了两片珍贵的眼角膜。记者昨日从长沙爱尔眼库获悉,目前老人捐赠的眼角膜仍保存在眼库,老人的眼角膜清澈透亮,至少可以帮助两人重见光明。将选择合适的患者实施移植手术,现在起可拨打电话85229669咨询。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2-7 00:00
对曾国藩的第一印象说: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这个第一印象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其中的这样一句话:“才具稍欠开展。”初次接谈,左宗棠就得出了曾氏才略平平的结论。这句评价奠定他对曾国藩一生轻视态度的基础。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2-7 00:00
对曾国藩的第一印象说: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这个第一印象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其中的这样一句话:“才具稍欠开展。”初次接谈,左宗棠就得出了曾氏才略平平的结论。这句评价奠定他对曾国藩一生轻视态度的基础。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2-7 00:02
左宗棠的高已卑人、当仁不让之态在信中一览无余。这种做派在传统官场绝无仅有左宗棠的性格和曾国藩可谓截然相反。他是典型的多血质,这种人的优点是反应迅速,做事果断,尤其善于在纷纭复杂的局面中迅速发现机会,定下策略。缺点则是过分自信或者说自大,性情过于张扬外露。左师爷的傲慢,和他的才气一样有名,甚至比他的才气更为有名。在巡抚面前,他以救星自居,面对曾国藩,他更毫不客气。一般来说,多血质人格者和那种做事缓慢,反应迟钝,过于谨慎的同事通常很难合得来。而曾国藩恰恰是这种人。再加上刚刚出山办事之时,曾国藩远非后来的“老奸巨猾”,而是一个“官场愣头青”,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书生气重,拘执生硬,令左宗棠看着着急,忍不住经常加以“指导”。好在曾国藩和张亮基一样好脾气,对左宗棠俯首听命,从善如流。因此才造成了这段难得的“同心若金”。
作者: 珊瑚    时间: 2013-12-7 09:20

作者: 鲁速    时间: 2013-12-8 11:03
为盲人找光明,一起宣传眼角膜知识
http://www.0734yg.com/forum.php? ... =111&fromuid=37
(出处: 衡阳市义工协会)



http://bbs.tianya.cn/post-837-90157-1.shtml#fabu_anchor
帮助他家盲人,助已良心洗尘
作者: 蓝色雨    时间: 2013-12-15 18:21
{:87..................
作者: 南飞燕    时间: 2014-1-10 10:30
震撼,心灵在震撼!敬佩,由衷地敬佩!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