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画面比较乱,没有明确主题
只抽取其中一两朵花作特写,主题突出
(二) 主次要分明
主就是主角、主体,拍摄者最想表达的东西,而'次'就是配角,用来配衬出主角的存在。而在相片中我们可以用前景、中景、背景再配合景深、距离远近、位置、色彩等来达成主次分明,让读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石头为前景,流水为中景,树木和天空为背景
利用颜色来突出主题
(三) 利用对称与平衡
相片除了要有主题外,构图也需要“平衡”,不能东歪西倒,否则读者便不会看得舒服。拍摄时你可以尝试把图片在“视觉”上感到平衡,特别是'视觉'上的轻重,我看过一本书,它把“视觉轻重”大致上归纳如下:
※ 深色比浅色重
※ 暗比亮重
※ 面积大比面积小重
※ 粗线比幼线重
※ 密比疏重
※ 近比远重
※ 山石比树木重
※ 树木比水面重
粗的线在下方,画面显得稳重
利用水面反射来达成平衡感
(四) 构图要稳重
稳重,其实就是不要令画面“头大身细'或”、“上重下轻”,常然不是要每一幅相片也四四正正,不偏不倚,但起码感觉上不要“东歪西倒”,这个跟(三)的对称平衡也有关系,大家可以多参考。
彩色的小花全放在画面的底部,使构图更为稳重
粗壮的树干跟深色的草地放在下方,而且左右也有一大一小的树木来平衡画面
(五) 运用对比
我们可以利用对比来突出主题或令画面变得有趣,基本上有5个可以好好利用的对比方法:
明暗:利用一明一暗来带出主题
阴影像“相框”一样带出主题
大小:利用体积的大小比较来特出主题
小小的人显出沙滩的阔大
远近:利用远处的景物来突出近的主题(或相反)
远处的山峰显出近处的一群羊,让画面更有
'深度'和'空间感'颜色:利用颜色的鲜明对比来特出主题
雪地的白色很好地突出了黃色的猫
高低:高低可以是实际的高度,也可以利用“仰视”来显出“高度”,这个方法多用于拍摄建筑物。
利用
'仰視'來显出香港IFC 2期的高度(六) 互相呼应
互相呼应其实也可视为运用对比的延续,有时两样独立的东西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便会发生有趣的“联系”,令读者有一个幻想的空间,例如小孩的出现可以衬托出大人,低小的山峄可以显出另一个更宏伟的山峄,甚至带出更深层的意思,看看以下的例子:
两只天鹅的出现刚好形成一个心形,让相片带出另一种意义
(七) 结论
构图为一样重要但比较抽像的东西,以上所介绍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构图技巧,但无论怎样构图,最重要的也是让读者看得舒服,能显示深度和带出意义更佳。
GMT+8, 2025-4-29 17:29 , Processed in 0.03246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