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起走

标题: "瀑布"喻清廉人生当自律 [打印本页]

作者: 冲锋队长    时间: 2013-10-30 00:00
标题: "瀑布"喻清廉人生当自律
"瀑布"喻清廉人生当自律

   来源:中国监察 发布时间:2013-08-19 15:08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一首题为《瀑布》的诗流传至今,其中前四句是:“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意思是说,瀑布不同于寻常的溪流,它带着雷霆般的气势从高山之巅奔流而下,仍然保持着清直之态。可当它经过百转千回,流入大海时还能否保持自己的清澈纯净而不被污染?仔细品读,发人深省。
  这首诗是范仲淹初入仕途之作,胸怀大志的他立志要永葆清廉本色。“到海得清无?”是范仲淹托物寄情,向自己发出的“预警”。值得钦佩的是,他用自己清正的一生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圆满的回答。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喜欢把人生比作“生命的河流”。“河流”的特点是:漫长、曲折、流动、多变。在它行进的过程中,不但会遇到峭壁险滩的阻挡,而且会遭受污泥浊水的侵染,所以很难在入海前保持原有的清纯状态。但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毕竟与自然界的河水不同,人有思想、有意志、有理智、有信仰,在“生命的河流”中,既可以劈波斩浪,排除险阻,也可以激浊扬清,出淤泥而不染。
  近几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受到查处,对此,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受过党多年教育的干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堕落的呢?从贪官所写的忏悔书来看,他们几乎都经历了一个逐渐变质的过程。这些人并非刚参加工作就是腐败分子,年少时也曾胸怀壮志,为人民做过一些实事。但随着地位、环境的变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逐渐变质,到后来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如果他们一开始就以“到海得清无”常常自问、自警、自清,情况可能会大不一样。
  自警是一剂清醒剂,是对自己的要求和鞭策,广大党员干部应像范仲淹一样,每每站在人生的重要关口时,都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变质了吗?无论人生如何百转千回,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时刻自省、崇尚清廉、抵御诱惑、预防堕落,才能做到奔腾入海时,仍是清廉身。(葛坚松)


作者: 三哥    时间: 2013-11-3 11:03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欢迎光临 户外一起走 (http://www.hw17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